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成功展示 |
|
垃圾处理:8小时变身成400公斤厨余240公斤肥料 |
时间:2010-3-24 来源:人民网-《广州日报》 |
昨日,位于燕岭路越秀环卫车队站场的广州市第一个餐厨垃圾处理厂试运行,率先处理的是来自广州市委、市政府食堂的餐厨垃圾。
项目负责人,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梅耀武介绍,该厂总共有3台机器,总投入约200多万元,站内每台机器一般平均每8小时就能处理400公斤的餐厨垃圾。该处理厂初定于本月26日正式运行。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垃圾在运到处理厂以后,先经过手工分拣,将大件垃圾例如饮料瓶、塑料盘、塑料袋等挑拣出来,分拣后的垃圾再被倒入处理机器内,然后添加玉米皮、花生壳等水分调整材料,用来改变垃圾的水分含量。“中国的餐厨垃圾水分含量高,我们要把他从原来的85%减少到60%,才比较适合进行发酵。”梅耀武表示,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添加1∶10000比例的高温复合微生物菌,经过8小时高温耗氧环境下的降解发酵过程,将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分解消化,最后产出高能量、高活菌、高蛋白微生物的再生菌落,再进一步深加工制造成生物饲料或微生物肥料菌剂,应用于生态养殖和有机种植。
技术人员介绍,目前他们正在积极联系广州周边的“农家乐”项目,为这些肥料寻找销路。一般1吨的餐厨垃圾再加上合比例的调整材料,能产出0.6吨的再生菌落,进一步深加工之后产出的肥料能替代化肥使用,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壤,而且比传统的化肥产品价格更便宜。梅耀武表示,10月份会推出另一套针对居民日产厨余垃圾处理的技术。(赖伟行)
变废为宝
手工分拣
剔除可回收垃圾
添加材料
通过添加玉米皮、花生壳等改变垃圾水含量
添加菌类
添加高温复合微生物菌
降解发酵
产出再生菌落
深加工
制成高品质的生物饲料或微生物肥料菌剂(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