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技术服务 |
|
时间:2014-1-23 来源: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平台 |
1、技术原理和特点
1)技术原理
水泥窰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生产过程中,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一窰头余热锅炉AQC)和窰尾余热锅炉(SP),将水泥窰头熟料冷却机和窰尾预分解系统排出的大量废气进行回收。在余热锅炉内,废气于水进行热交换,是水产生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实现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从而带动发电机发出的电能,所发电能供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
2)技术特点
•在不影响水泥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
•配套建设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吨熟料发电能力30~40∽泊:
•回收熟料生产过程中的余热,相当于提高整个系统热能利用效率的30%;
•减少C02、粉尘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
2、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国外对与纯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研制,到七十年代中无论是热力系统还是装备都已进入实用阶段。日本在开发余热锅炉技术方面喊熟。1996年日本新能源产业株式会社向我国安徽宁国水泥厂4000t/d预分赠送了一套6480kw的纯中、低温余热电站设备,于1998年投入正常的生产运行。从此,我国水泥余热发电迈上了新的台阶。
截止2008年底,已投产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为935条,熟料生产能力为76881万吨。2009年投产的熟料生产线为100条左右,2010年有150条左右,届时投产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预计为1180条左右,相应熟料生产能力为9亿吨左右。这两年投运电站的生产线按每年按250条计,届时投运电站的生产线预计为760余条,装机容量达到5200MW。
3、典型项目的节能减排效益
采用国产技术与装备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投资,以5000t/d的新型干法线为例,装机9MW,装机约需投入6000~7000;~/kWh,投资额约为6000万元。每年按运转5000小时计算,可取得经济效益1200万元/年。
4、推广前景及节能减排潜力
在我国工业发展的一定时期内,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在某些地区会依然存在。水泥行业要想进一步节能降耗、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提高水泥行业运行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是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世界水泥工业发展的趋势。预计“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应用的比例、节能能力、投资需求以及C02减排能力如图4-2~4所示。(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