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人物专栏 |
|
他是一名普通的学者,默默钻研学术,生活规律平淡;他也是一名不普通的学者,用自己30多年的科研与实践,作出了与众不同的事业,让节约成为社会新风尚。他的创业理念里蕴含着朴素的传统思想,他有着众多的铁杆粉丝,他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他,就是年过半百的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国内研究浪费和节约问题专家、节约网创始人、国内首个节约讲师团发起人李晓群。他的人生梦想就是让节约的理念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学物理专业的李晓群,从1986年开始关注身边的浪费现象,研究解决方案,思考如何用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30多年如一日致力于节约与反浪费的研究,搞科研、出书籍、写论文、办讲座、担任媒体特约评论员,研究和宣讲节约理念和方法。李晓群还经常奔走于企业间,义务帮助企业进行浪费诊断,提供免费节能环保咨询,提出节能环保意见。他倡导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和工作态度。他说:“自己连节约都做不好,怎么带动身边的人?”他身体力行,晚上家里的灯只开一个,抽水马桶使用“半水”按钮;5公里以内的路程无特殊情况一律步行……
大半辈子研究节约的李晓群,本打算退休了买辆车、出本关于“节约”的书、出去旅旅游,但他放不下自己多年研究的心血,他非常希望能把节约的理念传进人们的心中。李晓群发现互联网的宣传效果相当好,2005年8月,他用淮备买车的钱创办了国内首家以“节约”为主题的网站——节约网。那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节约是小事”,不值得为它开个网站,再说它也不赚钱。李晓群却说:“宣传节约是件好事。如果我们能够减少浪费,就会减少污染、减少资源损耗。”
节约网的创办让他的生活不再单调。从2005年到如今,网站的访问量逐渐增多,从无人关注到每天网站论坛上都会有大量网友留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探讨“浪费与节约”问题的行列中来。
李晓群推广节约网、推行节约理念的每一步走的都很艰辛。从网站开通那天起,他一家的生活就开始改变,生活从简,原来想买的东西不买了,吃的变简单,用的变简单,可是快乐并没有减少。李晓群原本不善于表达、不爱抛头露面,可如今在公共场合,他会主动掏出名片,向大家推介自己、推介节约网。“开办这个网站的意义不比做学问差,这是我们夫妇一生对社会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经过几年的精心维护,节约网慢慢发展壮大,小小网站就有62个一级栏目,免费提供的节约产品和节约创意就有上万件。因为节能产品性质特殊,所以经常处在有商品没市场或有市场没商品的尴尬局面。节约网正是为节能产品搭建了一个平台,供企业和消费者展示和选择。不少获得过专利的节能产品的发明者和生产者找到李晓群要求帮忙。李晓群就免费将产品介绍挂到网站上。“现在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节能产品都不好卖。比方说节能灯,就有一个人找到我们,他研究了一种产品安装在锅炉上可以减少水中沉淀物质,非常好,可就是卖不出去,我们就免费给他做宣传。”李晓群说,节约网做过一项不完全统计,经常登录节约网的网民主要身份是政府公务员、学生和节能产品的生产者。他们都是节约网的铁杆粉丝,经常在论坛上研讨节能体会,并贡献节能窍门。
“事事有浪费,处处可节约。”为让节约理念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李晓群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以网站的形式开创了一条中国式节约之路。节约网以“让节约走进千家万户,落实资源节约基本国策,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为宗旨,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优势,大力推广节约文化、节约产品和节约方法,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得到迅速发展。通过节约网的推介[FS:PAGE]和分享,很多节约型产品走入百姓生活,很多节能创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李晓群和他的团队创办的节约网在全国同类网站中排名第一,管理和运营着中国节约网站群,包括节约网、浪费网、节约产品网、节约方法网、青年节约网、儿童节约网、吉林省节能减排网、吉林省低碳经济网等多个网站,因定位精淮,优势互补,均已成为国内省内节约领域的品牌。多年的努力让节约网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2008年,节约网被中国互联网协会评为中国首批“绿色网络文化产品”;2012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被评为“吉林省文明网站”;2013年,在中国互联网协会举办的“互联网20年”评选活动中,入围“互联网20年最具价值产品”。李晓群被国家节能中心评为“2013年全国节能榜样人物”,作为首席专家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研究”。(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