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环保部罚19家脱硫企业五大电力集团上榜
时间:2014-6-16  来源:国际节能环保网  
近日,环保部发布公告,对2013年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的19家企业予以处罚。新华社消息称,19家企业的罚脱硫电价款或追缴排污费合计4.1亿元。
  
  记者注意到,在19家上榜企业中,五大电力集团均有下属子公司上榜,此外还有华润、中石油、神华等央企子公司亦在名单中。另据了解,去年5月份,环保部亦对多家央企电厂的脱硫数据造假问题进行过公示处罚,但企业依旧屡罚屡犯。
  
  “目前电企盈利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这种情况下还去脱硫造假,实在说不过去,我认为该罚。”港富集团黑色产业分析师张志斌表示。自然大学创始人冯永锋详细披露了企业针对脱硫等环保数据造假的3种方式,他同时强调,“空气污染数据监测难度较大,企业作假也更为容易。”
  
  19家企业涉及造假
  
  国家环保部官网公布的受罚企业名单中,包括沈阳华润热电有限公司、新疆华电喀什二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电投平顶山姚孟第二发电有限公司、华润电力(兴宁)有限公司、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等19家,其中电力企业是重灾区,另有部分钢铁有色、化工企业。19家企业或存在不正常运行脱硫装置,或不正常使用自动监控系统、监测数据造假、二氧化硫超标排放等行为。
  
  记者查询发现,五大电力华能、国电、华电、大唐、中电投下属控股或参股子公司均有上榜。其中新疆华电喀什二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涉及的问题是“该公司1#、2#机组脱硫设施自投运后经常停运,长期超标排放”;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涉及的问题是“1#-4#机组脱硫改造期间,脱硫设施未同步投运”等。
  
  环保部官网公告称,对上述19家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公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成烟气脱硫设施整改方案,2014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务,逾期未完成的,依法从重予以处罚。对19家企业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公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依据本公告核定的2013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确定应全额缴纳的2013年二氧化硫排污费金额,核实已经征收的二氧化硫排污费,追缴差额部分。
  
  电力企业屡罚屡犯
  
  脱硫问题是电力行业屡罚屡犯的问题。去年5月份,环保部公布了2012年度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查处罚情况,对15家企业脱硫设施不正常运作、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挂牌督办。彼时就有多家电力企业上榜,其中华电集团下属3家子公司上榜。
  
  而在此前,业内亦有相对宽容的声音,认为电力企业在脱硫脱硝上的执行不力或与装置前期投入多,补贴难覆盖成本有关,而且此前电力企业财力亦有限。不过,目前这些已经难以再成执行不力的借口。张志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为煤价大幅下跌,电力企业盈利已经出现大幅好转,而且国家有针对脱硫电价的专项补贴,大致为0.015元/千瓦时。“再在脱硫问题上执行不力就实在说不过去了,这一次的确该罚。”
  
  据新华社今年初报道,煤价走低让以火电为主的发电集团利润大翻身,2013年五大发电集团利润总额达740.34亿元,创近年新高。规模最大的华能集团2013年实现利润208.44亿元,国电集团157.94亿元、华电集团151.74亿元、中电投集团111.56亿元、大唐集团110.66亿元。
  
  张志斌解释称,执行不力一方面在于监测不严之下的逐利行为;另一方面央企内部存在的“技术官僚”问题,“目前脱硫技术已经很成熟,改进新的装备不仅能够在环保上达标,而且在经济性方面也是可观的,但企业内部存在一些不愿意更改设备的技术方面负责人。”
  
  企业有三种造假手段
  
  “针对气体排放的监测几乎是最难的,这也导致了企业在气体排放数据上造假更加容易。”自然大学创[FS:PAGE]始人冯永锋告诉记者,目前气体类似于二氧化硫等的环保数据造假很严重。业内存在三种造假手段,真实的排放数据造假、超标排放的数据造假以及在线监测的数据造假,其中第三种涉及企业更改仪器底数进行造假等手段。针对此次处罚,冯永锋认为在线监测数据的实时公开以及公众的监督才是促进企业改善的有效方法。
  
  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亦强调了企业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他认为企业屡罚不改在于执法不严,企业违法成本低。“企业也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谁超标谁违法谁就更占便宜,所以企业在利益驱动之下自然就会这样去做。”
  
  “4.1亿元只是追缴款,就是追缴排污等费用,这个本来就是企业应该交的。按照现行的环保法规,这些企业只能被罚款5万元,而5万元对于这19家中的任何一家都没有警示作用。”马军称,新的环保法明年1月1日开始实行,其中按日计罚是一个强有力的措施,另外一条“篡改伪造数据需追究法律责任”,也即相关责任人是要被拘留的,这个涉及企业也涉及第三方的人员,甚至有不作为的政府工作人员,“这个也会是某一种威慑,但关键还要看这些法律能否落到实处。”
  
  环保部加大处罚力度
  
  近日,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在北京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014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环保专项行动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会上表示,2013年,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83万余人(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6499件,挂牌督办1523件。其中,各级环保部门全年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706件,移送数量超过以往10年总和。
  
  周生贤从五个方面对去年的环保专项行动工作进行了总结,包括严查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废水污染地下水违法行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专项整治医药制造企业,对涉重金属排放企业开展“回头看”,强化环境监管措施等。
  
  在介绍“强化环境监管措施”方面,周生贤强调,各级环保部门2013年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706件,移送数量超过以往10年总和;公安机关受理637件,以污染环境罪判决109件,抓捕犯罪分子186人。
  
  周生贤说,监督执法专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对改变环境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十大流域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分别提高2.7个百分点和下降1.2个百分点。
  
  周生贤表示,2014年环保专项行动的相关工作,要着力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分别为:全面落实《大气十条》,继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认真开展涉重金属和医药制造行业“回头看”,深化重点流域重污染行业水污染专项整治;督促整改执法督查发现的环境问题,保障整改措施落地。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以低碳发展驱动产业绿色变革
践行节能低碳 铅山县英将乡在行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